正确云首页
2024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吴梦周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学校首页】

  • 中文名

    吴梦周

    国籍

    中国

  • 民族

    性别

  • 出生地

    未知

    籍贯

    未知

  • 出生日期

    未知

    信仰

    共产主义

  • 学习经历

    未知

  • 主要职务

    校长

手机扫一扫

最新动态

张国骥出席蓝田附中挂牌暨国师纪念碑落成仪式

发布时间:2013/04/30 1,043次查看

4月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蓝田中学挂牌暨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纪念碑落成仪式在涟源市第一中学举行。校党委书记张国骥出席仪式并讲话,强调:传承理想,共创未来。

10时许,校领导张国骥、卢岳华、蒋洪新、常力源等轻车简从抵达附属蓝田中学——涟源市一中。涟源一中校园里的“国师广场”布置得喜庆而简朴,廖世承铜像两侧的对联分外醒目:源起国师涟水养龙充四海;振兴名校蓝田种玉润三湘。张国骥和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蓝田中学”挂牌,我校和娄底市、涟源市有关领导共同为“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纪念碑”落成剪彩。仪式上,涟源一中校长吴梦周、娄底市副市长鄢福初先后致辞,我校常务副校长卢岳华宣读了《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碑记》。

随后,张国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简要回顾了我校和涟源一中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张国骥强调,新的历史时期,湖南师大决定增列涟源一中为协作型附属中学,并在此设立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纪念碑,就是为了传承理想,共创未来。

张国骥指出,无论是办好一所大学还是一所中学,既要走进“围城”,排除干扰,拒绝浮躁,潜心治学育人;又要走出“围城”,胸怀天下,包容并蓄,经世致用。湖南师大走出“围城”的传统和优势在于依托教师教育特色,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办好附属学校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国骥表示,湖南师大已经同涟源市教育局、涟源市一中签署《合作协议书》,全面落实各项合作内容,是各有关方面临的共同任务。与此同时,湖南师大将切实加强同娄底市、涟源市的联系沟通,进一步保护国立师范学院文物和遗迹,发掘和传承国师文化,弘扬国师优良办学传统,在更高水平上把附属蓝田中学建设成为全省品牌中学和湖南师大的优质生源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史教育基地。

张国骥最后说:教育者,千秋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湖南师大和附属蓝田中学应当以此次挂牌和设立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纪念碑为契机,在治学育人方面紧紧携起手来,为广大学子“树坚强信念,砺人格高尚,习实用知能,治才艺精良”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让我们共同努力,“扬湖湘之文脉,振中华以康庄”。

仪式先后由涟源市副市长聂志坚、市长谢学龙主持。参加仪式的还有:我校美术学院专家代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处、校团委、校友总会、附校办负责人,娄底市、涟源市相关负责人,涟源一中师生代表等。

在蓝田期间,张国骥一行观看了由央视摄制的文化宣传片《说不尽的“围城”》,实地考察了附属蓝田中学办学情况和国师旧址遗迹。漫步“国师桥”,流连“国师文化墙”,驻足“三闾钟楼”………张国骥时而凝神沉思,时而点头称许。

75年前,在全面抗战的烽火硝烟里,我校前身——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创建。1944年,国师西迁溆浦,1946年,以其旧址改办省立十五中,后更名为涟源一中。2012年,我校批准涟源一中为附属蓝田中学,并拨专款在此设立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纪念碑。纪念碑坐落在涟源一中“国师广场”北侧,呈开放状,由校名碑、年代标牌、国师老校门立柱三部分组成,通体饰以象白玉石材。卧式校名碑正立面深阴刻我校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手书“国立师范学院旧址”八个金色大字,校名牌背立面镶嵌着一块2.2米×0.25米见方的铜板,其上铭铸我校党委副书记蒋冀骋教授所撰《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碑记》。纪念碑由我校美术学院孙泉教授设计。